手机扫码访问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复习:第1-5单元 期中共6套测试卷合集(含答案解析)

2021-10-141 9.99元 57页 1.54 MB
立即下载 侵权申诉 举报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下载需要9.99
点击下载完整资料立即下载
版权声明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qqbaobao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开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复习:第1-5单元+期中共6套测试卷合集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2.下列哪一叙述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  )A.“女娲造人”的传说B.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猪纹陶钵”C.电影《荆轲刺秦王》D.小说《封神榜》3.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下能够反映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的农具是(  )4.《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绝巧去利,盗贼无有。”这表明老子主张(  )A.民贵君轻B.精神自由C.节俭尚贤D.无为而治5.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第57页共57页 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的变法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相一致(  )A.孔子的“为政以德”B.老子的无为而治C.庄子的逍遥D.韩非子的以法为工具的中央集权思想7.《史记·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D.诸侯国弃国逃跑井田制崩溃8.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A.农民起义B.匈奴的威胁C.王国问题D.统治者的腐败9.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A.经济生产B.政治活动C.艺术审美D.日常交往10.从汉代画像砖图中,可以看到大量使用的农具有倒三角锄、长柄弯锄、板状锄等;此外涉及田间管理、捡拾牲畜粪肥的图像也很多。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B.耕作方式明显进步C.农耕经济已普及全国D.农业生产经验丰富11.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12.下面是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它说明汉代(  )第57页共57页 A.造纸有完整的技术体系B.纸张的质量较高C.私营造纸作坊规模庞大D.纸的使用得到普及13.商人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制定历法,并将天象的变化视为天意的展现,因此,他们结合天象、历法和占卜,作为行事的依据。由此可见,商代(  )A.历法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B.观测天象是为了解自然C.占卜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D.生活带有宗教神秘色彩14.下图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邢侯墓)及铭文拓片。该墓的主人是邢侯,故被称为邢侯墓。该文物可用来佐证,西周(  )A.宗法观念的浓厚B.分封制的存在C.传统礼制的松动D.冶金业的落后15.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  )A.秦朝人喜欢拄拐杖B.秦朝法律残酷C.秦朝市场竞争激烈D.拐杖是外来品16.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如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第57页共57页 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时期都城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第57页共57页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19.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2)根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第57页共57页 2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资料搜集】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识图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角色扮演】(2)根据材料二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理解学习】(3)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探究争鸣】(4)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刘芳和黄鹏产生了分歧。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方法探究】(5)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是什么?第57页共57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A【解析】根据题中“神农氏”“耕作方法”和“生产工具”可知,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情况,故A项正确;传说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参考,不能作为直接证据,还要考古发掘,故B项错误;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并不是凭空想象,故C项错误;炎帝只是传说中的人,材料只是一种传说并不能证明炎帝的真实性,故D项错误。2.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女娲造人”是神话传说,电影是艺术,是对生活的再加工,小说也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故只有考古出土才是最可靠的材料,选B项。3.C第57页共57页 4.D5.C【解析】夏、商、周三族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说明三族都认同黄帝族,这主要反映出当时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三族,不是各族,故A项错误;祭祀本族的先王、先公,体现了宗族观念逐渐强化,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世袭制度,故D项错误。6.D7.C【解析】西周分封制是依靠土地和义务关系建立起周王与各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是建立在周王室实力基础之上的。随着诸侯势力的增长,世袭的诸侯与周王之间的隶属关系越来越疏远,不再听命于周王。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诸侯互相兼并,数目减少,打破了周王室分封的政治格局,分封制走向崩溃。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8.C【解析】根据材料“西汉初年”可知,“小腿”和“脚趾”的肿胀暗喻地方封国势力壮大,威胁中央,C项正确。9.B【解析】商代,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商周时期也被称为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比较珍贵,很少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出的大量青铜器主要是供给奴隶主贵族日常生活使用或者在祭祀等政治活动中使用,故选B项。10.A【解析】精耕细作就是通过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革新,提高农业产量的一种生产模式,与材料相符,故A项正确;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为铁犁牛耕,这种耕作方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仅凭一幅汉代画像砖图,不能推出农耕经济普及全国,故C项错误;生产经验仅为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一部分,后者涵盖前者,故D项错误。第57页共57页 11.A【解析】西周通过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来实现对各地的监察,这有助于巩固对新拓版图的控制,故选A项。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材料涉及的是对地方的管理,排除B项;西周并不是皇权政治,秦始皇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排除C项;材料强调对地方的监察控制,而不是选举部落贤人为王,排除D项。12.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造纸分为切麻、洗涤、浸灰水、蒸煮、舂捣、打浆、抄纸、晒纸、揭纸等环节,技术体系完整,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无法体现,均排除。13.D【解析】商代以神权巩固王权,材料“将天象的变化视为天意的展现”说明商代生活带有宗教神秘色彩,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历法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材料“将天象的变化视为天意的展现”表明观测天象是为了解天意,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表明占卜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故C项错误。14.B【解析】根据“成王命辅臣荣与内史宣读成王的册封”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选B项。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西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冶金业的落后”表述错误,排除D项。15.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刑法残酷,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峻法的处置,这样使很多人因为受到刑法的处置而残疾,以至于出现了材料中“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的奇怪现象,故B项正确。16.B【解析】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不可能形成“光武中兴”局面,故A项错误;图片既反映了宦官专权的直接原因,也反映了外戚专权的直接原因,B项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表述片面,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2)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可知,第57页共57页 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根据材料“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可知,建有宗庙和社稷;根据材料“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可知,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根据材料“建高墙”可知,有城墙等防御设施。第(2)问,根据材料“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可知,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结合所学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可知,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根据材料“‘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并结合所学儒家思想以周朝为模范且成为传统中国主流思想可知,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根据材料“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可知,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18.(1)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2)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皆请为内臣’”可知,推动国家的统一;根据材料“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可知,积极维护朝廷统治权威;根据材料“他的散体大赋……时人赞曰”并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汉赋发展。第(2)问,从时代需要、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及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19.(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2)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3)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回答做法;根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概括成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及影响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概括。第(3)问,要紧紧围绕重农抑商政策和古代农业社会回答。可分为长期政策和阶段性政策来回答;也可以从促进与阻碍经济发展的角度回答;还可以从互补的角度回答。20.(1)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开始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第57页共57页 (2)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织。(3)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4)同意刘芳的观点。理由:商鞅虽死,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5)要把变法(改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社会发展。【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可知,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会支持商鞅变法。第(3)问,根据材料二“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同意刘芳的观点。商鞅虽死,但变法措施没有被废除,仍然延续,因此商鞅变法是成功的。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事战斗力得到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灭六国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第(5)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一件历史事件(变法)的评价标准是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历史特定的大背景下考虑,看变法有没有促进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即从是否顺应当时的历史发展的潮流来评价历史事件。第57页共57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2.英国人威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写道:“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据此判断该历史时期是(  )A.春秋战国B.汉唐C.明清D.近代时期3.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A.余杭         B.长安C.涿郡D.江都4.“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5.如图是明代画家丁云鹏绘制的《三教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三种意识形态并立的局面。关于这一局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教指的是儒、释、道B.冲击了儒学的主流地位C.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并包D.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开始奉行三教并行政策6.下图是西晋末年形势图,这幅图的名称应是(  )第57页共57页 A.西晋短命而亡B.十六国的建立C.少数民族内迁D.匈奴取代西晋7.“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A.建立隋朝B.广建粮仓C.开大运河D.征伐高丽8.唐太宗在位期间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知人善任,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9.唐代羊士谔在《忆江南旧游二首》中写道:“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感叹王谢家族因文采风流、功业显著、权倾朝野,而彪炳史册。材料说明(  )A.王谢为西晋统治江南打下了基础B.晋书专为当时世家大族歌功颂德C.高门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D.魏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全面繁荣10.“历史解释”能力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宋书》中记载:“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史书描述了(  )A.东晋南朝江南得到开发,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B.南朝四个朝代都定都建康C.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D.宋朝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11.考古学家在今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也有来自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  )第57页共57页 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C.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D.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12.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融合儒家经义后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玄学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A.老庄学说占据主流地位B.社会剧烈动荡、政治黑暗C.思想领域出现三教合一D.商品经济冲击传统思想13.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他先在长安太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唐朝科举考试,于开元年间高中进士。历仕三代皇帝,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曾以大唐使节身份回访日本。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科举制度对应试者没有身份限制B.科举考试制度被日本所仿效C.具有世界大国开放与自信的胸襟D.吸收融合了世界各国的文化14.图片是北魏时期的“汉人胡食”画像砖,描绘的是汉人在吃烧烤的情形。这种情况反映出(  )①当时社会动荡,人们不讲卫生 ②少数民族吸收了汉文化 ③汉族人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文化 ④当时民族交融的成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从图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国家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②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③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 ④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北方优势明显第57页共57页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16.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转变发生在(  )A.西周时期B.北魏时期C.隋朝初期D.唐朝中期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料一 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信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马克思史料二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和推广。——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据史料一、二及所学知识,综合归纳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8.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的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到梁朝后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 孝文帝不加扬弃地全盘汉化,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第57页共57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1)根据材料一,指出陈庆之在出使前后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19.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材料三 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第57页共57页 20.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材料一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密切联系。……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二 唐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还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2)根据材料概括唐朝治边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边疆治理的意义。第57页共57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B2.B3.B【解析】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完成了统一。本题以城市为切入点,考查古代王朝的都城。因此,答案为B项。4.D【解析】下诏迁都洛阳,民众死后葬于河南,不再迁回故地,都成为河南洛阳人,促进了民族融合。符合这些信息的只有北魏孝文帝改革。5.D6.C7.C【解析】大运河是隋炀帝时开凿,沟通了南北,促进经济发展,造福后代,故C项正确。A项是隋文帝的功绩,排除;B、D两项与材料“开万世之利”不符,排除。8.B第57页共57页 9.C【解析】东晋政权是在南迁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的,诗句“王谢风流满晋书”反映了王谢家族在东晋政权中的支柱作用,故选C项。王谢家族是东晋政权的支柱,而不是西晋,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材料没有反映,且全面繁荣不符合史实,排除。10.A【解析】由于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法,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故有东晋南朝描述的“(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景象,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反映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C项错误;D项与“兵车勿用,民不外劳”不符合,排除。11.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只有通过丝绸之路,大批胡人才能抵达今“辽宁”“韩国”等地,这从侧面体现出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故选C项。材料无法体现风俗文化,排除A项;中西交流也可以通过陆上来进行,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中国与东罗马的关系,排除D项。12.B【解析】材料“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体现了消极避世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故选B项。中国古代占据主流地位的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三教合一出现于隋唐时期,排除C项;材料中的现象是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所致,并非是商品经济的冲击,排除D项。13.C【解析】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的经历体现了当时唐朝开放与自信的胸襟,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围绕科举制参考资格,且唐朝工商业者没有参考资格,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日本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中国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吸收,排除D项。14.B【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不出社会动荡,①错误;“汉人胡食”说明是汉人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故②错误,③正确;图片中“汉人胡食”反映出汉人的饮食发生变化,胡食已融入汉人的生活中,这是民族交融的结果,故④正确。故选B项。15.D【解析】从图中总体形势可以看出是国家分裂占这一时期多数时间,故①正确;西晋是统一的王朝,北魏和南朝是局部统一,最后隋朝统一,故总体趋势是统一,②正确;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图示中没有体现,故③④错误。故选D项。第57页共57页 16.D【解析】根据材料“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可知,赋税制度由以人丁为主,向以财产为主转变,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两税法就是转变的标志,D项正确。西周时期不是“以资产为宗”,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北魏时期、隋朝初期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是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B、C两项与材料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①政治环境及社会环境。②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③思想观念及统治者的科技教育文化政策。④对前代科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18.(1)变化:从蔑视北魏野蛮落后到承认它礼仪兴盛。原因: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2)差异:材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材料二认为全盘汉化的改革导致北魏的速亡。同意:全盘的汉化消磨了北魏政权的活力,滋生腐败,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灭亡。不同意:经过孝文帝改革,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否同意及理由:同意或不同意均可,但理由必须与态度一致,只表明态度不得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可知,陈庆之在出使前后对北魏的看法从蔑视北魏野蛮落后到承认它礼仪兴盛。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二“孝文帝不加扬弃地全盘汉化,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可知,材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材料二认为全盘汉化的改革导致北魏的速亡。第二小问,如果同意,则根据材料二“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回答即可;如果不同意,则结合所学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即可。19.(1)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强了中央集权。(2)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原因:地理环境影响。第57页共57页 (3)现象:乐舞发达。原因:统治者重视;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间、中外间文化交流。20.(1)方式:和亲;会盟;册封;设置机构。(2)特点:设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羁縻府州制度)和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注重边疆经济贸易的发展。意义: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可知,和亲;根据材料一“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可知,会盟;根据材料一“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可知,册封;根据材料一“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可知,设置机构。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唐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唐王朝还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可知,设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羁縻府州制度)和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根据材料二“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可知,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根据材料二“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可知,注重边疆经济贸易的发展。第二小问,根据唐朝治边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从边疆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方面分析即可。第57页共57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  )A.绍兴和议B.澶渊之盟C.宋辽协议D.雁门关协议2.判断下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  )A.辽、西夏、金B.西夏、北宋、辽C.金、辽、北宋D.金、西夏、南宋3.苏辙《栾城集》中提到:“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这里的“蕃汉”是指(  )A.西夏、辽B.吐蕃、唐C.金、南宋D.辽、北宋4.辽太宗耶律德光统治时期,采取了“胡汉分治”的制度,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做法的出发点在于(  )A.适应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B.巩固契丹族的奴隶制度C.笼络扶植汉族地主官僚D.顽固推行民族分化政策5.北宋时曾与辽、西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南宋与金也曾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这两种局面被打破,分别是源于哪个民族的崛起(  )第57页共57页 A.契丹族、党项族B.契丹族、女真族C.党项族、女真族D.女真族、蒙古族6.宋儒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通过研究经典“本文”,直接探求圣人“本意”、经典“本义”,发掘经典中所蕴含的儒学价值,“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反映出宋儒(  )A.否定传统经学B.重申儒家义利观C.强调主体意识D.批判周孔之道7.唐宋之前,《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不高。唐宋儒者出于同佛教斗争的需要而自觉地抬升《孟子》的地位;《孟子》被南宋朱熹列入“四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孟子》(  )A.具有较强的思辨性B.构建了完整的儒学体系C.继承了孔子的思想D.与佛教思想相冲突8.北宋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思想(  )A.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B.确立了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C.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主张D.明确了获得万物之“理”的方法9.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10.据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浸街”现象发生,到宋仁宗时,政府干脆规定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设商店。由此可知,宋代(  )A.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B.城市治安出现了混乱C.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D.政府重视商业税征收11.高一(2)班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C.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2.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第57页共57页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13.宋代《图画见闻志》载:“尝试论之,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精”的要义在于(  )A.绘画技法高雅传神B.生动体现事物特质C.忠实再现事物全貌D.理想化的道德人格14.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  )①始设中书省 ②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③设宣政院辖地 ④修驿道、设驿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5.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元朝时期民族关系特征的是(  )①蒙古政权建立 ②回族的前身回回形成 ③忽必烈建立元朝 ④四等人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16.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始建于东汉,后历经唐、元、明三代扩建重建。如图是寺中的一幅壁画,图中横幅文字为“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此图可以用来研究(  )A.汉代的丝绸之路B.唐代的绘画水平C.宋代的服饰文化D.元代的杂剧表演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第57页共57页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200年到500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材料二 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上述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并指出北民南迁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一个事例,并分析宋代之所以能这样做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以南宋农民阶层为例,说明材料二中“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的结论。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女真原只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当时记事、传令以刻木为契,与邻部交往,借用契丹字。金太祖起兵反辽时,出现了专门从事口头传达命令的使者,女真语作“闸剌”。由于“闸剌”无法适应战争中传递信息和颁布政令的需要,金太祖命完颜希尹依仿汉字楷书、参照契丹文,创造女真字,在1119年(金天辅三年)正式颁行,史称女真大字。1138年(金天眷元年),又颁行一种女真小字,是依照契丹字和汉字的偏旁创制的。金太祖为推广女真字,在京师设有专人传授的学校,又设立译经所,用女真字翻译汉文经史。女真字的创制,是汉族、契丹族和女真族文化交流的结晶。——摘编自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概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太祖创制女真文字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太祖创制女真文字的历史意义。第57页共57页 19.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说:“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定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宋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活力,熠熠生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生存的宋文化,明显地具有过渡性、义理性、务实性、普及性、兼容性和整合性等特点。——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点》(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发生商业革命的原因。(2)试从科技、文学、艺术、思想等角度,指出材料二中宋文化具有的“过渡性、义理性、务实性、普及性”特点的主要表现。20.宋元时期,科技获得重大进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摘编自沈括《梦溪笔谈》第57页共57页 材料二 至元十六年,在郭守敬的领导下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后世称之为“四海测验”。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7个观测站,东起朝鲜半岛,西至川滇和河西走廊,北到西伯利亚,其测量内容之多,地域之广,精度之高,参加人员之众,在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天文史上都是空前的,比西方进行同样的大地测量早了620年。至元十七年,《授时历》告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部精良的历法。至元二十八年,郭守敬领导并开凿了由通州到大都积水潭大运河最北的一段——通惠河的修建工程。在运河中设闸坝、斗门,解决了河水的水量和水位。——摘自陈美东《郭守敬评传》(1)根据材料一,概括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主要步骤。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优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郭守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四海测验”的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B2.B第57页共57页 3.D【解析】由苏辙生卒时间可知其为北宋人。故这里的“汉”指北宋,“蕃”是少数民族政权,与北宋和好年深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西夏和辽,故选D项。4.A【解析】“胡汉分治”的出发点是适应汉族区域与契丹族区域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不同的生产方式,减少矛盾,巩固统治,故选A项。B项表述片面,排除;C项是巩固统治的一种做法,不是“胡汉分治”的出发点,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5.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真族崛起,建立金国,打破北宋时曾与辽、西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蒙古族崛起于蒙古高原,打破南宋与金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最后灭掉南宋,建立元朝,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6.C【解析】由“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可知,强调主体意识,C项正确。根据材料“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直接探求圣人‘本意’、经典‘本义’”可知,宋儒并非否定传统经学,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宋儒探求圣人“本意”和经典“本义”,可见并非批判周孔之道,排除D项。7.A【解析】材料体现了唐宋时期,出于和佛教斗争的需要《孟子》的地位有所提升,究其原因在于《孟子》具有较强的思辨性,适应了唐宋时期儒学复兴运动的需求,A项正确。B项说法本身不正确,排除;C项不能作为其地位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与其地位的提升无关,排除。8.A9.C10.C第57页共57页 【解析】材料是对东京等城市中商人经营地点的描述,未反映城市规模的大小,故A项错误;材料无关城市治安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宋太宗时开始临街开店,宋仁宗时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店,说明“市坊界限”被打破,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故C项正确;材料无关商业税的征收问题,故D项错误。11.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A项符合史实;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B项符合史实;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项符合史实;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不符合史实,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南宋,故选C项。12.D【解析】“宋代”→“泉州客商”→“运输大批商品往日本贸易”是史料主旨大意,这体现不出商贸不受官府监管,也不是官民互惠贸易,更与朝贡贸易没有任何必然联系,由此可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3.D【解析】材料认为绘画“精”在传达作者情操,故A项错误;生动体现事物特质是作画品质的重要前提,并非“精”的要义,故B项错误;材料中绘画强调意境而非写实,故C项错误;材料认为“精”的要义在于画作能够体现人品和气韵,故D项正确。14.C【解析】中书省并非元朝始设,行省制始于元朝,故①错误;②③④都是巩固统治的措施。故选C项。15.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蒙古政权建立是在元朝以前,故①错误;②③反映了元朝时期的民族交融,④反映了民族分化政策,②③④能够反映元朝民族关系的特征。故选C项。16.D【解析】从图中文字“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可知,这反映的是元代的杂剧表演,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两种情形:①北方少数民族移迁到中原地区。②中原汉族南迁到南方地区。原因:①第57页共57页 北方地区寒冷出现得更早。②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影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或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2)事例: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宋夏议和。(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原因:宋代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兴盛)。(3)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多数农民能够维持温饱问题;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在不断丰富和改善。(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8.(1)女真文化的相对落后;女真政权的建立;政治、军事、文化发展的需要;与周边民族交融的加强。(2)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女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女真族的汉化和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女真原只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与邻部交往,借用契丹字”“无法适应战争中传递信息和颁布政令的需要”“金太祖命完颜希尹……在1119年(金天辅三年)正式颁行”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由于‘闸剌’无法适应战争中传递信息和颁布政令的需要”可知,金太祖创制了女真文字,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结合所学可知,金太祖推广了文字,促进了女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根据材料“女真字的创制,是汉族、契丹族和女真族文化交流的结晶”可知,女真文字的创制,有利于女真族的汉化和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19.(1)生产率的提高(或:技术的进步;手工业和农业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2)科技:活字印刷术的使用、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武器的广泛使用;文学: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宋代散曲等;艺术: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亮点;思想:出现了儒学的新发展——程朱理学。20.(1)步骤:制造活字—排字—印刷。优点:有利于节约印刷成本;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2)成就:领导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主持编订《授时历》;领导修建通惠河等水利工程。意义:继承和发展天文学研究成果;在我国以及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利于编订精确的历法;有助于后人了解元朝的管辖范围。【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分析材料一制造顺序即可得出“制造活字—排字—印刷”。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瞬息可就”可知有利于节约印刷成本,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授时历》告成”“领导并开凿了由通州到大都积水潭大运河最北的一段——通惠河的修建工程”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分别从对天文学的发展、对历法的编订以及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第57页共57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控制军队B.强化皇权C.钳制思想D.改革科举2.清初兼具收复满族发祥之地与维护国家统一双重使命的行动是(  )A.雅克萨自卫反击战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平定噶尔丹叛乱D.郑成功收复台湾3.下列四幅图片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它们收录于(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4.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位于即墨市鳌山卫,鳌山卫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建卫后对防备倭寇侵扰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人物中著名的明朝抗倭英雄是(  )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5.“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是(  )A.抨击君主专制B.反对礼教C.提出“致良知”D.注重实学6.明末清初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弃农经商现象日益增多。下列思想顺应了这种社会变化的是(  )A.法不阿贵B.理在气中C.工商皆本D.经世致用第57页共57页 7.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B.《红楼梦》C.《水浒传》D.《西游记》8.以下是某同学做的历史课堂笔记,该笔记的主题应是(  )措施目的废中书省和宰相、权分六部皇帝独揽大权设内阁制度协助皇帝决策设特务机构严密控制臣民、法外行事…………A.明太祖加强皇权B.明朝的君相关系C.明成祖加强皇权D.明朝的君主专制9.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10.元代曾在西南和中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以土官治土民”的自治制度。明清改为直接委派流官管理,即“改土归流”。该变化表明(  )A.君主专制体制定型B.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C.国家重视边疆开发D.民族自治模式的形成11.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①重建儒学信仰 ②人人都有良知 ③无私则无心 ④道德自我完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当西方各国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华文明却日渐落伍。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有(  )①专制皇权高度加强 ②农业仍然是经济的主体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实行闭关自守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乾隆帝继位后,历时10年,组织编撰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这对于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B.推动了文化中心的转移C.使科举制走向僵化束缚士人思想第57页共57页 D.保存国粹弘扬传统文化14.康雍乾时期非常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和管辖,经过①两次雅克萨之战、②平定准噶尔部和新疆回部、③派驻藏大臣、④收复台湾,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以上措施按地理方位排列正确的是(  )15.下表为清朝乾隆元年安徽休宁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土地规模户数所占土地比例1亩以下692.4%1-10亩12243.6%10-20亩3641.4%20亩以上612.6%合计233100%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C.租佃关系普遍化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16.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表明顾炎武(  )A.主张废除传统儒家思想B.意识到阳明心学遇到危机C.批判程朱理学的佛学化D.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三娘子,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57页共57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18.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代表着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作为一名医生,李时珍非常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鉴于历代本草虽屡经修订,仍有不少错误,于是他立志重修本草,经过多年寻访,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生姜是味常用药,可历代药书都强调生姜不可多食、久食,但未提及生姜的害处。李时珍便天天食之,结果“眼发热”,后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食姜久,积热患目疾,珍屡试有准。”——摘编自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等材料二 《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但已谈到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欧洲学者普里高津在论及《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时曾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新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时珍从事药物研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本草纲目》的优点。(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特点和地位。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57页共57页 材料一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的市镇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摘编自刘克、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材料二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江南市镇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和影响。20.清廷对于出海贸易颁布了各种限制性法律和条例。对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的政策,主要是通过广东十三行加以控制和垄断。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这些措施(  )A.导致沿海地区的贫富分化B.使中国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C.防止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D.促进中国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第57页共57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B【解析】明朝初期,明太祖担心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以“胡惟庸案”为理由废丞相,主要是为了强化皇权,加强统治,故选B项。2.A3.D【解析】《齐民要术》由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的著名农学家贾思勰著,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首部农学“百科全书”;《本草纲目》由明代杰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农政全书》由明末徐光启著,是我国古代农学科学集大成之作;《天工开物》由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著,该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根据本题图片内容看,它们应收录于《天工开物》,故本题答案为D项。4.C5.A6.C7.B第57页共57页 8.D【解析】根据材料“废中书省和宰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制度”“设特务机构”可知,是明朝为加强君主专制而采取的措施,故选D项。明朝内阁制度在明成祖时才正式确立,而废除宰相制度、设立特务机构则始于明太祖时期,A、C两项表述片面,排除;设立特务机构与君相关系无关,建立内阁制度则意味着已废除宰相,排除B项。9.A【解析】根据材料“以利不胜费止之”和“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可知,内阁成功地限制皇帝要求,对皇权起到一定限制作用,权势强大,故选A项。皇帝掌握最终决定权,内阁是内侍机构,不能严重地制约皇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明代政治状况,不是社会经济,排除C项;明太祖时废除宰相,排除D项。10.B【解析】明清改土归流加强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加强,故选B项。秦朝时君主专制体制基本定型,排除A项;元朝和明清采取不同的民族区域管理政策,都体现了对边疆开发的重视,排除C项;改土归流是由中央直接派遣官员取代地方世代相袭的土官,并非民族自治模式,排除D项。11.D【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王阳明“致良知”主张的目的,故①错误;材料“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说明人人都有良知,故②正确;“无私则无心”属于明朝李贽的思想主张,故③错误;“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通过“致良知”达到道德自我完善,故④正确。故选D项。12.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西方各国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清政府正处于封建社会,专制皇权高度加强,农业仍然是经济的主体,国家实行闭关自守政策,①②④正确;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排除③。故选D项。13.A【解析】清乾隆年间,皇帝怀着整理文化典籍和销毁“反动”书籍的目的进行编纂,这是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故A项正确。《四库全书》属于文化典籍汇编,不能推动文化中心的转移,故B项错误;《四库全书》的编纂与科举制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并不是弘扬传统文化,故D项错误。14.B第57页共57页 15.A【解析】材料中1-10亩农户占43.6%,10-20亩的农户占41.4%,这说明当地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较盛行,故A项正确。数据信息是土地占有情况,没有涉及农业生产效率,也不能体现租佃关系,故B、C两项错误;20亩以上农户占12.6%,说明土地兼并现象相对来说不太严重,故D项错误。16.B【解析】根据材料“王(阳明)学末流……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可知,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心学的后继者背离了儒学的传统,逐渐与佛学相近,远离儒学正宗,这表明顾炎武意识到阳明心学遇到危机,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原因: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2)功绩: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解析】第(1)问,由材料“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由材料中明朝“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和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可知,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由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可知,三娘子个人能力与威望也是原因之一。第(2)问,材料说的是三娘子推动了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与长期友好交往,所以对其评价应该从积极的角度回答。结合所学,从民族交往、双方政治关系以及对草原地区发展等角度分析。18.(1)特点:药物研究与行医相结合;重视亲身实践;具有精益求精的态度。优点: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涉及多门学科(分类细致);收集的药物品种丰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2)特点: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整体性。地位: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立志重修”“多年寻访,三易其稿”“天天食之”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本草纲目》的内容、呈现形式、分类方法、与前人成果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着重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19.(1)特点:大多形成于明朝中后期;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出现雇佣劳动;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第57页共57页 影响:冲击着自然经济;新的生产关系萌芽(雇佣关系)出现;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2)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任答四点即可)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可知,大多形成于明朝中后期;根据材料一“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可知,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根据材料一“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可知,出现雇佣劳动;根据材料一“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可知,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的市镇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并结合所学,从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冲击自然经济、促使雇佣关系出现、使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冲击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等方面进行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从人地关系、环境、社会矛盾等方面分析即可。20.B【解析】材料“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说明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故B项正确。严格限制外商活动与贫富分化无关,故A项错误;闭关自守政策一定程度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但不能防止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故C项错误;闭关自守政策阻碍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第57页共57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录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下面与公车上书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废除科举制2.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C.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D.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3.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焚毁了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件事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中法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4.由于“鸦片被列入税率,要缴纳的关税是每箱银子30两”,“那些可尊敬的英国商人和政府,自此以后再也不必为走私这种商品而感到耻辱了”。此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5.曾国藩说:“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强求富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发展资本主义D.利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极端落后B.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C.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第57页共57页 D.中国实行闭关自守政策7.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8.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A.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B.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D.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9.中国的近代化在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的是(  )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10.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痛失宝岛。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依据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1.100多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变法裁撤冗官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12.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13.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所示。第57页共57页 据图可知,当时(  )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14.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15.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A.使列强侵华逐步加深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迫使清政府开始对外开放D.促使清政府放弃以“天朝上国”自居16.下面是20世纪初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有关中国的漫画。漫画中,站在中国长城外的美国、英国、俄国和德国等国正想象着中国政府从长城上摔下而四分五裂的情景。该漫画反映的事件(  )A.是清政府甲午战败所引发的结果B.说明列强灭亡中国的罪恶企图C.导致了义和团反帝运动全面爆发D.使中国丧失了众多的领土主权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第57页共57页 17.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王朝,尽管采用满汉并用的政策,但实权却掌握在满洲官吏手中,很大程度上诱发了汉人排斥满族的“大汉族主义”情绪。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清朝封建统治的“稳定”,肆意干涉地方政务,地方要员也“扶洋自重”。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国内一些持巨资的买办、商人在地方投资设厂,使得中央政府在经济上对地方依赖。作为封建王朝支柱的八旗军腐朽不堪,面对地方起义,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湘军、淮军镇压。——马淑娴《略析晚清中央体制变化的动因》材料二 晚清的非统一政治格局,是其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遭受列强凌辱的最直接原因之一,第57页共57页 日相伊藤博文在分析甲午战争时说:“中国名为一国,实则十八国也。其为一国,则诚十余倍于日本,其为十八国则无一能及日本之大者,吾何畏焉?”在这种非统一的政治格局下,地方权力努力的目标是政治军事权力的扩大,而不是以生产活动促进国内市场形成。像机器局、船政局这些地方机构,都是由督抚经办且各自为政,这种官办、官督商办的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束缚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张玲玲《晚清时期非统一政治格局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央集权走向崩溃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非统一政治格局”的影响。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二 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含义。(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甲午战争期间三个战役的名称。第57页共57页 (3)依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指出甲午战争与鸦片战争相比有何主要不同。(4)由材料四可以看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它在发展进程中颁布了两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在面对中国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太平天国日趋逆转的形势时制定的。前者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设计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后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的纲领,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具体实践。——摘编自于凤梅《太平天国运动两大纲领的分析与比较》材料二 自1898年10月在直隶、山东交界的冠县一带,赵三多、闰书琴领导的义和拳最先提出“助清灭洋”的口号起,山东、直隶各支义和团都陆续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如1899年10月,朱红灯的义和拳队伍在平原杠子李庄战斗中树立了“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的旗帜。直到1900年9月止,义和团普遍的旗号是“扶清灭洋”(或“助清灭洋”“保清灭洋”“兴清灭洋”“顺清灭洋”等)。——摘编自陈月清《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剖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态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第57页共57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B【解析】据所学知,与公车上书有关的历史事件是戊戌变法。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C【解析】C对,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反映了英国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商品输出的本质要求;A错,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商品的输入;B错,该条款是不平等的,便利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并不能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D错,该条款是不平等的,不利于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3.B4.D【解析】《北京条约》中规定鸦片以“洋药”的名义进口,从而实现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也才出现了材料中的变化,D项正确。A、B、C三项都没有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排除。5.D6.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而中国又实行闭关政策,所以他们需要打开中国的大门,这是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故选C项。第57页共57页 7.D8.B【解析】根据材料“仓促上阵”“中国危险之状”“明显的植入性”,可得出维新变法是在中国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实行的改革,但整个社会尚未准备好,故选B项。维新变法前,康有为等已经在宣传变法思想,故不能说这场变法舆论动员极不充分,故排除A项;这场变法是符合近代化的,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强调改革措施脱离国情,故排除D项。9.B【解析】本题涉及洋务运动考点。近代化主要表现:政治上,民主政治代替专制统治;经济上,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思想观念上,民主科学代替封建礼教。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于19世纪60—90年代开展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因此,中国近代化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选择B。10.C【解析】据所学知识,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给日本,直到1945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才收回了台湾,日本侵占中国台湾长达50年。11.D【解析】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中国近代化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思想。12.A【解析】根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知,太平天国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没有照搬明清科举制度,故B项错误,A项正确。根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知,太平天国否定儒家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内容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士人对此的态度,故D项错误。第57页共57页 13.A【解析】由材料信息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中,运输业所占比例有明显的增加,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进而攫取铁路沿线的物产资源,因此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情况,并未提及中国的对外贸易,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情况,无法体现国际资本垄断的趋势,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外国企业而非民族企业,排除D项。14.D【解析】由材料中的“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可知,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主要是官员腐败所致,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贫富不均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莠民作乱,故B项错误;“民性懦弱”是百姓不敢“闹事”的原因而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15.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判断换约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故A项正确。16.B【解析】漫画中列强站在“中国长城”之外,同时都在幻想着中国政府从长城上摔下而四分五裂的情景,说明列强幻想灭亡中国,故B项正确。由材料“20世纪初”可知该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而甲午战败引发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发生在19世纪末期,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9世纪末,故排除A、C两项;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是中国支付了大量的赔款,但没有丧失领土主权,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局处海嵎)。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2)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3)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从作战策略、军队斗志及指挥等角度分析。第(2)问,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同时还要考虑到甲午战争对日本侵略野心的刺激作用。第(3)问,结合甲午战争对中国的深刻影响进行分析,注意角度要全面。第57页共57页 18.(1)固有的满汉矛盾;列强侵略;地方实力增强。(2)易被列强利用,导致民族危机加深;易导致军阀割据、混战,阻碍国内市场形成;阻碍民族工业发展。【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实权却掌握在满洲官吏手中,很大程度上诱发了汉人排斥满族的‘大汉族主义’情绪”可知,固有的满汉矛盾;根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清朝封建统治的‘稳定’,肆意干涉地方政务”可知,列强侵略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国内一些持巨资的买办、商人在地方投资设厂,使得中央政府在经济上对地方依赖。作为封建王朝支柱的八旗军腐朽不堪,面对地方起义,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湘军、淮军镇压”可知,地方实力的增强。第(2)问,根据材料二“晚清的非统一政治格局,是其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遭受列强凌辱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可知,易被列强利用,导致民族危机加深;根据材料二“在这种非统一的政治格局下,地方权力努力的目标是政治军事权力的扩大,而不是以生产活动促进国内市场形成”可知,易导致军阀割据混战,阻碍国内市场形成;根据材料二“像机器局、船政局这些地方机构,都是由督抚经办且各自为政,这种官办、官督商办的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束缚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可知,阻碍民族工业发展。19.(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黄海、辽东、威海卫战役。(3)主要不同:两国近代化海军的出场与角逐。(4)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20.(1)《天朝田亩制度》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提倡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两者都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具有空想性。(2)不同:太平天国运动坚决反对清朝统治,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主要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提倡绝对平均主义;根据材料一“后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的纲领,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具体实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根据材料一“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具有空想性。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坚决反对清朝统治,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根据材料二“到1900年9月止,义和团普遍的旗号是‘扶清灭洋’”可知,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57页共57页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在商王“中丁”以前,凡法定配偶所生儿子,都有权继承王位,凡兄弟皆以长幼为序,兄终弟及,幼弟死后王位应复归于长兄之子继承。这说明“中丁”以前(  )A.王位继承以父死子继方式为主        B.没有形成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C.王权继承与神权思想紧密结合        D.兄终弟及取代了嫡长子继承制2.史书记载:周人坚持“尊尊而亲亲”的原则,以礼治天下。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反映出(  )A.血缘关系维系王权               B.宗法制具有开放性C.周王推行礼法并用               D.周王加强中央集权3.甲骨文的发现使得殷商历史得以证实。它记载的商王世袭继承中已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祭祀的对象有祖先和天帝、日、月等诸神,且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它神,还记载了商王与周边部族的一些礼节。说明了商代(  )A.宗法制的雏形出现            B.重鬼事神的意识淡化C.王位世袭制开始出现           D.形成严密的政治联系4.“博士,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据统计,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余人,二世时有博士诸生三十余人。秦朝博士官有姓名可考者十二人。十二名中,儒家占50%,而在可知学派的八名博士中,儒家占75%。由此可知,秦朝(  )A.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B.注重缓和与士人矛盾第57页共57页 C.儒学居于主流的地位         D.利用仁德以优化统治5.有学者认为,文明社会是从有社会规则开始的。据此判断,可作为文明社会标志的是()A.制造石器工具B.以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C.农耕聚落形成D.文字与法律产生6.某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了如下归纳,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旧石器时代的所有古人类都已经学会用火B.新石器时代先人的食物主要依赖农耕生产C.炎黄传说已经被证实D.从史前墓葬品的差别中,可以透视到社会等级的存在7.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充满着兴衰起伏、不断流徙与融合的情景。上演这些情景的主要舞台是(   )A.东北地区B.河西走廊C.岭南地区D.黄河流域8.“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该材料描述的是()A.井田制B.均田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原始土地公有制9.“国王在占卜者的帮助下向其祖先提问。然后对甲骨进行加热,最早是使用猪、羊或牛的肩胛骨,后来主要是龟壳。裂缝出现时,答案就由此推得。”该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A.夏朝B.商朝C.秦朝D.宋朝10、据记载,秦始皇在“议帝号”之前,便有“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的言论:丞相王绾等劝始皇琅琊刻石时也说道:“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这说明当时( )A.皇帝权威源于祖先崇拜       B.皇帝制度源于宗庙祭祀的需要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宗法观念对皇权政治仍有影响11、《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这里提到的九原郡治所位于今天中国的( )第57页共57页 A.山东      B.内蒙古c.四川       D.河北12、中华帝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统一---分裂---统一的过程,历经建立---瓦解---统一的若干回合,但是每一次重建,都是以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为内核和表现的。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A.表现形式较为单一          B.核心内容具有重复性C.民族观念逐渐淡化          D.发展进程具有连续性13、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已有相当发展。汉武帝以后,民间资本被迫大量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主要载体,以农为主、工商为辅。这种变化反映出汉武帝时期(   )A.民间资本发展较快            B.工商业环境宽松C.国家强化经济控制            D.农工商协调发展14、“一带一路”(英文:TheBeltand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A.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       B.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C.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       D.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15、陕北汉代画像石中,形成了以汉风为基础同时习染胡风的独特风格,既有反映畜牧生活的“放牧图”“野骆驼图”,也有反映农耕生活的“牛耕图”、“拾粪图”、“收割图”。这体现的是(   )A.民族交融             B.生态环境恶化  C.政局统一             D.商业贸易发展第57页共57页 16.西晋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改郡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晋初的做法旨在(  )A.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B.促进诸侯国经济迅速发展C.拓展西晋统治的版图D.利用分封诸王以屏藩帝室17.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西晋东晋南朝宗室外戚19%-38%7%19%-38%世家大族49%-64%78%49%-64%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18.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19.有人这样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了中国古代政治A.从分权政治向集权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宗法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D.从军人政治向文人政治转变20.《汉旧仪》记载:“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秦始皇灭诸侯为郡县,不世官,守相令长以他姓相代,去世卿大夫。”这一变化反映了A.礼乐制度被彻底废除B.专制集权制度开始确立第57页共57页 C.皇权至高无上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21.“有夜郎国,东接交阯,西有古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夜郎在秦朝时期属于A.岭南地区B.河套地区C.西南夷地区D.百越地区22.秦统一后,有人提出:“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该观点实质上是主张(  )A.恢复分封制度 B.重建宗法秩序C.全面推行郡县制  D.以严刑峻法立国23.经考古测量,秦始皇陵园内墙长1355米、宽580米,外围墙长2165米、宽940米,墙基厚8米。坟丘底下是地宫。坟丘西侧有铜车马坑,北部有寝殿、便殿和丽山食官建筑遗存。如此庞大的建筑彰显了(  )A.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B.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大威力C.秦朝时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D.新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活力24.据史载,韩、赵、魏被灭后,“三晋大夫,皆不使秦”。韩国大贵族官僚出身的张良,“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这种现象反映出(  )A.秦的兼并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B.秦巩固统一的任务任重道远C.旧贵族势力阻碍了统一D.秦的统一不利于各地的交流第Ⅱ卷二、主观题,共三大题(25题20分;26题14分;27题18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股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材料二第57页共57页 西周分封制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身统治有机结合起来,使王室能有效地整个领土进行控制,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周王室用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分封制促进了诸侯国势力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这是奴求制经济繁荣的基础。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材料三除了向周边部族征战,西周很少发生战争或动乱,到第十任天子周厉王发生“国人暴动”时,西周已基本上稳定了200余年。西周是统一局面下实行地方分权,诸侯掌握着地方的军事和财政,但至少200年还没有一个诸侯搞分裂。这是为什么呢?——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题指导》(1)材料一反映了商朝哪些历史信息?(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6分)(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周为什么200年没有出现诸侯分裂和政局动荡的局面?(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汉初的时罚制度基本上承教了秦朝的刑罚体制。而秦朝的刑罚制度,不仅方法残酷,体系也比较混乱,肉刑、徒刑常结合使用、刑种之间的轻重等差异不是很严格、固定。经过西汉初期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以后,汉代的政治经济在文景之际得到迅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有了提高。汉文帝适应形势的需要,以“仁政"精神为指导,总结了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对刑罚进行改革,废除了肉刑,主要是用徒、智、死三刑取代观、斩左趾、斩右趾等肉刑:确止了恤刑原则,对于犯罪的老、幼、妇孺、病残者,在定罪量刑方面给予照顾;还确定了刑事责任的承担标准,以年龄作为确定刑事责任的标准取代秦朝以身高担责的标准。使沿表了两千多年的肉刑退步成废,刑罚进入了相对文明阶段。——摘自杨东江《论汉初的刑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文帝改革刑罚制度的背景。(6分)(2)根据村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汉文帝对刑罚制度的改革。(8分)27.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改革。阅读下列材料:第57页共57页 材料一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材料二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材料三(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目的。(6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归纳孝文帝改革的特点(4分)3.材料二、三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指出导致评价不同的因素有哪些?(8分)参考答案:选择题:BAADD;DDABD;BDCAA;DBDCD;CCBB主观题:25:(1)嫡长子继承制不健全;争夺王位的斗争激烈;政局动荡。(2)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促进了奴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第57页共57页 (3)地广人稀,生产力水平低下;周王室实力强大,诸侯实力相对弱小;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礼乐制度强化了等级观念,形成了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解析:(1)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废嫡而更立诸弟子”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度还不健全;“争相代立”说明政治斗争尖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说明政局动荡。(2)分封制的积极作用材料中有表述,但不能照抄原文,要逐条归纳。(3)西周政局稳定的原因既有制度上的保障(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也有时代的因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还与周王室控制着富庶地区,实力强大有关等。26:(1)背景:承袭的秦朝刑罚严酷、体系混乱;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黄老学说"施政思想;西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稳定统- 政治局面的形成。(答出三点即可)(2)评析:汉文帝的刑制改革,减轻了刑罚,确立了恤刑原则、废除了肉刑,规范了刑事责任的标准,体现了法律的文明与进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封建统治,促进生产力发展;对后世刑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改革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27:1.条件: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力量加强。目的:巩固北魏统治。2.特点:自觉汉化;全面汉化;汇通南北。3.不同: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改单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材料三对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因素:评价者的立场、研究方法、角度不同;历史的时代变迁;等。第57页共57页
同类资料
更多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复习:第1-5单元 期中共6套测试卷合集(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