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访问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4课 2套综合共6套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10-131 9.99元 82页 521.65 KB
立即下载 侵权申诉 举报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下载需要9.99
点击下载完整资料立即下载
版权声明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qqbaobao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开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4课+2套综合共6套检测试卷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检测试卷(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A.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B.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这是因为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下列事件按因果排序正确的是(  )①私有制产生 ②剥削产生 ③生产力发展 ④阶级出现 ⑤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⑥个体劳动盛行A.③⑥①②④⑤B.③①⑥②④⑤C.⑥③①②④⑤D.③①②⑥④⑤4.“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第82页共82页 ——《共产党宣言》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  )A.消灭资本主义社会B.建设社会主义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实现人的自由发展5.《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主要表现为(  )A.无产阶级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B.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C.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D.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如图为封建时代欧洲普遍存在的一种“金字塔”制度。国王位于顶端,以下有公爵、侯爵、伯爵等,骑士是最低的封建主。广大劳动人民处于金字塔最底层,背负着整个封建上层等级的重压。由此可见,封建社会国家的显著特征是(  )A.阶级矛盾十分尖锐B.广泛散布封建思想C.君主专制、等级森严D.劳动人民苦难深重7.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④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这两个“发现”是指(  )第82页共82页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主义和《共产党宣言》C.阶级斗争学说和《共产党宣言》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9.在氏族制度下,原始人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氏族的一切大事都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氏族长负责处理氏族日常内部事务,他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的问题。他同氏族成员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这表明()A.氏族成员平均分配劳动产品B.氏族内部形成分工协作、互助的关系C.氏族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D.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10.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市场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以下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①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②生产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只是暂时的,繁荣包含了新的危机的先兆 ④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第82页共82页 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①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地批判 ②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地描绘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④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1884年,火地岛发现金子的谣言在欧洲引发了一场淘金热,殖民者纷纷闯入南美洲的最南端。他们侵占土地、建设牧场,奴役或杀戮土著居民,导致这里的印第安人很快就灭绝了。如今,火地岛的居民约有20万,但基本上都是欧洲殖民者的后裔。这说明(  )①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②对外掠夺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唯一源泉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开始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夺实现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②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④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实现了空想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科学社会主义能够实现科学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全面的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看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④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正确路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习近平指出:“第82页共82页 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说明(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可以避免的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材料二:《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宣传漫画上,列宁拿了一把大扫帚,正在用力把沙皇、教会势力代表的封建旧势力,以及拿着大钱袋的资本家等人当垃圾清扫干净。(1)十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结合材料一说出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出十月革命起了什么作用?第82页共82页 1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 在古罗马,奴隶主把生产工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会说话的工具”,即奴隶;第二种是“有声的工具”或“哞哞叫的工具”,指耕牛一类;第三种是“无声的工具”,如大车等。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材料二 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缴纳地租的佃农和被豪强地主雇佣耕作、以领取雇值为生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任杂务,战乱时则武装为私兵部曲,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结合材料,说说奴隶和农民的生活有哪些不同。第82页共82页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3月和4月,欧美疫情大暴发触发欧美经济大萧条。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习近平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深厚科学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注定了西方国家会由于其内在的不可克服的这一矛盾而逐步走向衰落,而我们的制度由于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将强大起来。运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20.阅读材料,完成问题。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诗文诵读演唱会”在中央党校礼堂举行。这是一堂用艺术讲政治的特殊党课,《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写给燕妮的情书(节选)》《共产党宣言》等经典名篇以艺术的方式重新呈现。第82页共82页 伦敦一家公司组织了名为“马克思在伦敦的生活和思想”的苏赫区主题游,由研究马克思主义多年的专家学者负责讲解。在共产主义学说的诞生地曼彻斯特,该公司也特设了马克思主题漫步的观光活动。世界各地的纪念活动还掀起了马克思书籍出版热。《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图画指南》《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马克思归来》等中外一大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文学作品相继出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时隔一百多年为何在世界范围内热度不减。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2.A第82页共82页 解析: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①②正确。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另一个历史前提,③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A解析: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个体劳动的盛行,造成私有制的产生,剥削进一步产生,出现了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作为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奴隶制国家便产生了。故正确的顺序是③⑥①②④⑤。4.D解析: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的揭示,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D项符合题意;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设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目标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不是最终目标,A、B、C三项不符合题意。5.D解析:A项是《共产党宣言》论述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内容,不符合题意;B项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不符合题意;C项是康有为《大同书》描绘的理想世界的特征,不符合题意。6.C解析:题中强调的是封建时代欧洲普遍存在的一种“金字塔”式等级制度。“国王位于顶端,以下有公爵、侯爵、伯爵等,骑士是最低的封建主。广大劳动人民处于金字塔最底层,背负着整个封建上层等级的重压”,由此可见,封建社会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C符合题意。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广泛散布封建思想以及劳动人民苦难深重,都不是“金字塔”制度体现的封建社会国家的显著特征,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D第82页共82页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③④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空想社会主义者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这都不是成为空想的原因,排除①②。故本题选D。8.A解析: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A正确。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学说并不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B、C、D排除。故本题选A。9.C解析:通过材料中的“共同讨论决定”“没有强制手段”“没有任何特权”等信息可以看出,氏族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C正确。A、B、D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10.A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而非绝对过剩的危机,①正确,②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周期包括四个阶段,繁荣和萧条都是暂时的、繁荣的同时包含着新的危机的先兆,③正确。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④错误。故选A。11.A解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①②符合题意。《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③与题意不符。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第82页共82页 12.D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描绘,排除①②;科学社会主义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张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③④正确。故选D。13.B 解析:火地岛的事例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夺实现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①④符合题意;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也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源泉,②说法错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开始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③说法错误。故选B。14.A解析: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①②说法正确。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发生在20世纪,而不是21世纪,③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错误。故本题选A。15.D解析: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③④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弊端也进行了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者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①②排除。故本题选D。16.B第82页共82页 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这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①④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②说法错误。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1)十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启发中国的先进分子以俄国革命为榜样,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2)漫画反映出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以沙皇、教会势力为代表的封建旧势力和资本家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解析:本题涉及的学科任务是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辨析与评价。第(1)问,第一小问比较简单,可直接依据教材答出十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第二小问通过“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俄国人的路”等关键信息可知,十月革命给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道路。第(2)问,通过漫画及其材料不难看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以沙皇、教会势力为代表的封建旧势力和资本家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18.①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完全隶属于主人,如同一件工具,任由奴隶主转让、买卖。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②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不隶属于地主,不能被地主买卖。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第82页共82页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奴隶和农民的生活有哪些不同。根据材料一的表述,结合所学知识,主要说明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如同一件工具,任由奴隶主转让、买卖。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根据材料二的表述,说明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不隶属于地主,不能被地主买卖。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即可。19.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③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学生可先回顾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主要涉及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必然趋势,整合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20.①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意义。②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有关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学说,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具有指导意义。③马克思主义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明确了资本主义阶级剥削的实质,让广大无产阶级认清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本质。④马克思主义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明确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⑤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不同国家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均具有指导意义。第82页共82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检测试卷(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B.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C.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D.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前提2.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一批赞成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一批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团成立B.各地出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C.陈独秀、李大钊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它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  )①它有新的领导力量,即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②它同样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③它有了新的前途,即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④它有新的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是指(  )A.无产阶级革命 B.农村包围城市C.国共第一次合作 D.开展工人运动第82页共82页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积极意义表现在(  )①为实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近代中国是一个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的社会,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社会混乱,人民贫困。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完成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④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旧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据此可以看出(  )A.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就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B.资产阶级始终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C.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提供必要准备D.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一部分8.中国民主革命分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有社会主义的目标B.是否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C.是否坚持武装斗争的革命形式D.是否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9.1956第82页共82页 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其历史任务是总结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成就,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由此可知,这次会议上可能提到的问题有()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④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0.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②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③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 ④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意味着(  )①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②国营经济一统天下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尽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  )第82页共82页 ①巩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取得重大胜利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4.“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成就颇丰,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以及制造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等的新兴工业部门都先后在我国建立起来。这些成就(  )①彻底改变了我国社会的贫穷面貌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④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其原因是(  )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 ②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 ③我们只是一味地照抄照搬苏联模式,没有从中国实际出发 ④当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下列对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正确的是(  )①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鉴戒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了第一次结合 ③照搬了苏联经验和模式,得到了苏联的援助和支持 ④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第4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的专栏文章指出:“第82页共82页 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是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回首峥嵘岁月,我们更加坚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中国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不可阻挡。有人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1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经过十年发展,同1956年相比,1966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棉纱、原煤、发电量、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的发展尤其突出,到1965年已经实现原油的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原子能、航天等一批工业逐步建设起来,初步改善了工业布局,形成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等。新中国仅用2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200第82页共82页 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并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分析上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中国在近代被世界快速发展的浪潮甩在了后面。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下,中国危机四起,人民陷入黑暗深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却都遗憾而终,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制等种种救国方案都相继失败了。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疠。材料二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发展道路时说:“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人家资本主义制度发展了几百年,比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得多,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既合作又排挤,怎么可能让落后的中国独立发展,后来居上?过去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资本主义道路,我看还是走不通。”第82页共82页 (1)鸦片战争以后,人民陷入黑暗深渊是指中国逐步成为何种性质的社会?近代以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谈谈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原因。20.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材料二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缺乏经验和统计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毛泽东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示精神编制的。1957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全面提前,超额完成。“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构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第82页共82页 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取得国家的独立;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排除A。B表述明显错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C正确,D错误。2.D解析: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最重要的影响。D入选。3.C第82页共82页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即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故①③正确,④说法不准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错误。故本题选C。4.B 解析:无产阶级革命、开展工人运动早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毛泽东的独创,A、D错误;农村包围城市是毛泽东根据当时的中国国情提出的,是与俄国城市中心论相反的革命道路,B正确;国共第一次合作有共产国际的指导,不是毛泽东的领悟,C错误。故选B。5.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排除④。故选C。6.D解析: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②④正确。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①不符合题意。③不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7.C解析:A中“革命的前途”表述错误,应为社会主义;领导权应为无产阶级,B错误;C正确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提供了必要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分,排除D。故选C。8.D第82页共82页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点具有决定意义,正确答案为D。A、B不是根本区别。C是二者共同点。9.C解析:党的八大是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召开的,会议可能提到的问题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前提,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不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到的,②错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1956年9月,属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基本结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所以会议可能提到的问题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④符合题意。10.A解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的说法明显错误,不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未必适合中国国情,故④不选。11.B解析: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①④正确;②中“经济基础”说法错误;③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B。第82页共82页 12.B 解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①③正确;“国营经济一统天下”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表现,②不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标志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13.A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排除③;题干强调取得这些成果的意义,而④是成果,不是意义,排除。故选A。14.D解析:“一五”计划并没有彻底改变了我国社会的贫穷面貌,①说法错误。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②错误。“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5.D解析: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原因是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当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②④符合题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经历的严重曲折,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而是因为缺少经验,①错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并没有一味地照搬苏联模式,而是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了第二次结合,提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③错误。故本题选D。16.C第82页共82页 解析: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鉴戒了苏联的经验教训,①④正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第一次结合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②错误,③与事实不符。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该观点是错误的。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②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③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解析:本题属于评析类试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了解和把握。依据教材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通过过渡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角度分析,由此指出题中观点错误。第82页共82页 18.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题目限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考查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根据材料中“并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可以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艰辛探索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可以从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的角度进行分析。19.(1)①社会性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2)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20.(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据我国国情,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第82页共82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二课综合检测试卷(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商朝的奴隶主统治很残酷,常常把奴隶当作牲畜一样屠杀。他们屠杀奴隶祭祀神灵和祖先,叫作“人牲”;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作“人殉”。这表明在奴隶社会(  )A.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B.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C.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D.奴隶因失去劳动权利而无法得到生存资料2.《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82页共82页 3.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原因在于(  )①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③个体农业经济为适应新形势,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  )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②资产阶级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这段话最适合用于评价(  )A.空想社会主义和人人平等原则B.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C.英国古典经济学和劳动价值论D.德国古典哲学和唯心主义6.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剥削代替了平等,专政代替了民主,在看似倒退的压迫剥削背后,人类社会向前走了一大步。这一大步体现在(  )①私有制的确立使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②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奴隶主阶级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④文字的发明和应用等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7.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在此,“第82页共82页 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是指()①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②唯物史观③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④剩余价值学说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8.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①找到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革命道路②在中国革命中找到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市场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以下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①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②生产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只是暂时的,繁荣包含了新的危机的先兆 ④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根本原因是(  )A.毛泽东思想的指引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第82页共82页 C.邓小平理论的指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A.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12.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终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其历史意义在于(  )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②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得到较迅速发展 ③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也不断增强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毛泽东说:“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这启示我们,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必须(  )①认识到各国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只有差别性没有共同性 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 ③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认识到别国的经验是基于别国的具体实际,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无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第82页共82页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错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①中国人民从此在世界上富起来了 ②为实现由旧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 ④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6.1956年底,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意味着(  )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③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经济基础 ④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要求。西方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家曾预言,到20世纪末,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将“不战而胜”。1989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一时间,西方舆论纷纷预言,社会主义的历史已经“终结”,社会主义要从世界上灭亡了,21世纪将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然而,事实证明,社会主义不但没有被战胜,反而以其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生存着、发展着。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预言破灭了。怎样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第82页共82页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指出,“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实践,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70年来,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70年来,中国人民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不仅给中华大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也给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什么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82页共82页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经过28年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结合材料,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在联系。(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材料二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2)结合材料二,从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的角度,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第82页共82页 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通过材料可知,奴隶归奴隶主所有,毫无人身自由,A正确;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排除B;材料未涉及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全部产品,C与题意不符;奴隶是主要的劳动者,排除D。选A。2.A解析:“战争”是指鸦片战争,A项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56年,它使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它使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于1900第82页共82页 年,它使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完全形成。B、C、D三项与“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不符。3.A解析:①②③分别从国营经济、私营工商业、个体农业经济的角度说明了社会主义改造得以完成的原因;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不等于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④错误。4.A解析: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无法调节,①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是其走向衰落的必然,②符合题意。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③说法错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资本主义还能继续发展,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B解析: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B项符合题意。6.B解析: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剥削代替了平等,专政代替了民主,在看似倒退的压迫剥削背后,人类社会向前走了一大步。这一大步体现在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发明和应用等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②④符合题意。原始社会末期,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奴隶社会人类才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①观点错误。③强调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不是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表现,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B。7.C第82页共82页 解析:马克思主义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在此,“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是指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①③正确。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不属于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②④不符合题意。8.A解析: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①正确。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②正确。“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③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错误。9.A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而非绝对过剩的危机,①正确,②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周期包括四个阶段,繁荣和萧条都是暂时的、繁荣的同时包含着新的危机的先兆,③正确。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④错误。故选A。10.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根本原因是毛泽东思想的指引,A符合题意;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指明了方向,B第82页共82页 与题意不符;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C与题意不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D与题意不符。故选A。11.C 解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无关,A错误;十月革命期间,列宁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B错误;之所以说“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正确;马克思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无关,D错误。故选C。12.A解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得以确立,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①②应选。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站起来了,③不选。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④不选。故本题选A。13.C解析:各国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既有差别性,也有共同性,①错误。材料强调了国家建设不能照抄别国的经验,这启示我们,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③正确。别国的经验是基于别国的具体实际,但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④错误。故选C。14.A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但不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③错误。此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正确的,④说法错误。“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第82页共82页 说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我国在这个探索过程当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①②正确。故本题选A。15.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②错误,③④正确。中国人民从此在世界上站起来了,而且站住了,①错误。答案选D。16.A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①②正确,③错误。④说法错误,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①虽然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遭受重大挫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解析: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根据题干可知,本题考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应结合材料:“1989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然而,事实证明,社会主义不但没有被战胜,反而以其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生存着、发展着”第82页共82页 等。首先,要正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然后坚持用发展的眼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角度,坚信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角度,坚定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信念;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角度,坚信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据此组织答案即可。18.①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不仅给中华大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也给世界带来深远影响,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③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2)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意义。解答第(1)问,不仅要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在联系,而且要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前后相继、互相衔接的两个阶段。解答第(2)问,要注意调动教材知识,从对中国、对世界两个方面,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第82页共82页 20.(1)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中国的封建势力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当时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对我国向社会主义转变创造条件,奠定基础。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2)①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解析:本题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知识的考查比较具体,属于微观层面的考查,设问可转化为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然后回顾知识要点,分别阐释。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二,从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的角度,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知识的考查比较具体,属于微观层面的考查,应回顾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回答对中国的意义即可。第82页共82页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检测试卷(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0年11月12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在上海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纵观我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①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②2017第82页共82页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③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④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中央指出,深圳示范区建设要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从长远分析,示范区建设可以()①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步伐②弥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区域不平衡的短板③率先探索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建设新路径④推动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下面是20世纪80年代某次会议作出的决定,该次会议()A.使中国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B.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C.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D.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4.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因为(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性变革 ③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改革开放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其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第82页共82页 (  )A.毛泽东思想B.科学发展观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可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要达到的目标是(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③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这些成果按照时间顺序是(  )①邓小平理论 ②科学发展观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8.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很多计划经济体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于党的十四大期间B.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C.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D.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其成功经验有()①发展经济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第82页共82页 ②坚持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立足国情,坚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改革开放以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多年风雨同舟,40多年披荆斩棘,40多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实践充分证明(  )①这些巨大成就是我们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全面深化改革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下列选项有利于推动这一主要矛盾解决的是(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提倡节俭,减少物质文化需要 ③坚持改革开放 ④早日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年,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100年。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如下图),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你填出图中相对应的理论体系名称,依次是(  )A.①邓小平理论、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科学发展观、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82页共82页 B.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科学发展观、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邓小平理论C.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科学发展观、④毛泽东思想D.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④科学发展观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是因为(  )①文化自信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③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习近平指出:“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同时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理论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在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的 ③坚定不移发展人民民主,切实保证广大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④四者分别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制度优势、强大精神力量和伟大正确理论第82页共82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邓小平理论是党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的时代特征提出来的思想理论。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理论的是(  )①这一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④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跨入新时代,对理想信念最好的铭记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就是更全面、更深刻地推进改革开放。结合材料,简述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巨变。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98亿元,实现突破100第82页共82页 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71元;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40多年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0多年改革开放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又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个不断发展的体系。第82页共82页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调度,强调疫情防控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国务院启动32个部门组成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相关部委集中调配全国医疗资源、生活物资,保证重点地区需要;16个省份定点支援除武汉以外湖北省其他疫情严重的地区……在这次抗疫斗争中,14亿多中国人民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战胜疫情,中国一定“能”。结合材料,运用“四个自信”的知识,说明战胜疫情,中国为什么一定“能”。第82页共82页 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①正确。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和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②错误。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③错误。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④正确。2.C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创建,可以使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步伐,率先探索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建设新路径,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深圳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未涉及区域不平衡的问题,②排除。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和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④错误。3.A第82页共82页 解析:1984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据此可知,A说法正确,B、C、D排除。4.B解析: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因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①③入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不是根本性变革,②不选。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不选。故本题选B。5.C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排除A。党的十六大以后,形成了科学发展观,B不符合题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正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6.C解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属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不是“目标”,排除①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属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要达到的目标,②④符合题意。选C。7.D第82页共82页 解析: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初理论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之后的江泽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的胡锦涛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确立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③→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8.C解析:十四大期间明确了建立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A、B、D错误,故选C。9.B解析: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其成功经验有发展经济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①③符合题意。“坚持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坚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②④不符合题意。10.C解析:“40多年风雨同舟,40多年披荆斩棘,40多年砥砺奋进”,说明这些巨大成就是我们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④说法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不选。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说法不准确。故选C。11.B 第82页共82页 解析:有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不选。故选B。12.A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分别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A符合题意,B、C、D对应是错误的。13.C解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是因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②④符合题意;文化属于精神力量,①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文化自信的作用,③是对什么是文化自信的解释,与题意不符。故选C。14.B解析:①所述与材料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正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同于邓小平理论是错误的,排除②。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且将越来越成熟,优越性会进一步显现,道路会越走越宽广,③表述正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④错误。故本题选B。15.A解析:②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排除;④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伟大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强大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①③正确切题,故选A。第82页共82页 16.D解析: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①③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②④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进,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②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步伐。③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1988年海南建省,并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④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解析:本题要求简述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设问指向改革开放,缩小了知识范围,试题设问的关键词——伟大历程,启示应运用改革开放的进程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根据对改革开放的进程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即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注意党的会议及其会议的重要内容,即从改革开放的起点、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阶段如十二届三中全会、建立经济特区、南方谈话、十八届三中全会一一作答。第82页共82页 18.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我国综合经济实力。②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③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从纵向上看,在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内容上看,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②时代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今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一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将不断总结经验,以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体系。解析:本题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可知,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在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对四个理论要做简单概述。最后,还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而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第82页共82页 20.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是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底气。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道路自信,为战胜疫情提供了战略定力。②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战胜疫情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④疫情防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理论自信,为抗击疫情凝聚起磅礴伟力。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四个自信”的内容,即中国特色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属微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进行具体分析即可。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检测试卷(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①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②推动科技创新,坚持增长速度优先③适度提高税率,减轻企业税收负担④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对任何思想的认识和评价都依据它对其赖以产生的那个时代及其特征的把握程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②当今世界危机四伏、乱象丛生第82页共82页 ③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④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新考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党的十九大提出并概括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着重从实践层面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下列属于基本方略内容的是()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全面、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④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下列对“八个明确”的地位认识正确的是()①“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②“八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③“八个明确”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④“八个明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古人云:“辨方位而正则。”党的十九大顺应时代前进潮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精辟概括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阶段性特征,庄严宣告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  )A.我国已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C.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我国已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第82页共82页 6.2020年8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决定将部分县级政府及其所属行政执法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调整由乡镇街道以其自身名义行使,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其意义在于(  )A.坚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C.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三个一以贯之”,把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作为“三个一以贯之”之一,凸显了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意义。在习近平用典中,下列古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B.功崇惟志,业广为勤C.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D.备豫不虞,为国常道8.上世纪80年代,党中央高瞻远瞩,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战略。如今,党的十九大提出新的“两步走”战略,把上世纪80年代确定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D.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9.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因为()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②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③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④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第82页共82页 10.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了艰辛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①基本完成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体问题尚需完善②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③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飞跃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决定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强大物质力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__________”总体布局、协调推进“______”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A.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B.四位一体 五个全面C.五个全面 四位一体D.四个全面 五位一体1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一个个圆梦工程铺展宏图,不但大大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而且让古老的中国重新焕发活力,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对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改变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指日可待C.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新中国D.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1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为此,需要中国共产党人(  )第82页共82页 ①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 ②开新局于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④坚持底线思维,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为此我国应该(  )①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导者 ②攻坚克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③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④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书写奋斗新篇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交融,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风范的当代体现。下列用典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对应一致的是(  )①穷则变,变则通——全面深化改革 ②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全面依法治国 ③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剧烈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迅速发展的各项事业向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时代课题,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毫不动摇。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促使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 ②是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理论成果 ④是科学理论,是对时代脉搏的科学把握和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第82页共82页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自身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集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时代思想精华,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18.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是亿万人民孜孜以求的夙愿,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富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1)结合材料一、二和教材知识回答,“中国梦”指的是什么?怎样理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2)实现“中国梦”需要认清基本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请具体说明。第82页共82页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兵”这个名称是从汉代以后才有的称谓。以后各个建朝时间较长的朝代都有类似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自此,每年的10月1日成为国庆日。在国庆之日举行阅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国之大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大典上,14亿多中国人目睹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受检阅人数最多的一次阅兵,这是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第15次阅兵。阅兵过程中,每一位国人感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姿飒爽、整齐划一的步伐,感动于科技进步、威力十足的武器装备,在声声呐喊中抒发着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实现中国梦已成为激荡人们心中的主旋律。这得益于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是继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总是在历史的发展关键时期,分析形势,把握世情国情党情,高瞻远瞩作出一系列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考量,体现了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都作出了正确判断。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指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1)实现中国梦已成为激荡人们心中的主旋律。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2)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3)第82页共82页 没有党的高瞻远瞩、重大战略考量,就没有中国人民今天的自豪和骄傲。结合中国共产党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三次正确判断,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坚守根本的政治立场的。20.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去5年,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结合材料,说明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的科学性。第82页共82页 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题目中,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①④正确。②中“增长速度优先”的表述错误。提高税率会增加而不是减轻企业税收负担,③错误。2.B第82页共82页 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①④说法正确。②说法太片面,排除。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③说法错误。3.A解析:本题考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层面的理解。基本方略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①②属于其内容,符合题意。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③中“全面”说法错误,排除;④属于“八个明确”的内容,排除。4.A解析:“十四个坚持”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③④错误。①②是对“八个明确”地位的正确认识。5.B解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B符合题意。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A错误。我国已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但这不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排除C、D。故本题选B。6.C 解析:行政处罚权向基层延伸和下沉有利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C符合题意;A、B、D均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故选C。第82页共82页 7.D解析:依题意知,材料强调的是“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意义”,而“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强调的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A与题意不符,不选。“功崇惟志,业广为勤”的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因此,与题意强调的“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意义”不符,B不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意思是圣人没有不变的心愿,而是以百姓的心愿为心愿,与题意强调的“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意义”不符,C不选。“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的意思是事先防备意外之事,是治理国家的常道,说明了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要增强忧患意识,D正确。故选D。8.B解析:新的“两步走”战略中,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符合题意;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除A;C说法错误,排除;本世纪中叶,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排除D。9.C解析:本题要求说明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原因,①④正确指出了其中原因,②③排除。10.C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不是完成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①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②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飞跃,③第82页共82页 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但它不是物质力量,也不能决定社会主义事业成败,④错误。11.A 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A正确;B、C、D均不正确。故选A。12.D 解析:材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党的十八大之后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指导思想,D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A说法错误,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发生变化,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说法不准确,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要到本世纪中叶,不是“指日可待”;C的说法与材料不符。故选D。13.B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中国共产党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①③正确。应为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自我革命,②错误。“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体系,要与时俱进,④错误。故本题选B。14.C解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攻坚克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②③符合题意。①与我国的实际不符,不选。应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④表述错误,不选。故选C。15.B第82页共82页 解析:“穷则变,变则通”体现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对应正确,①正确。“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意思是内心不要胡思乱想,就不会有轻举妄动,并不涉及全面依法治国,②错误。“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并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③错误。“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意思就是国家发达与否在于民众富不富裕,国家太平与否在于民众高不高兴,体现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④正确。故选B。16.D解析: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转变,①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理论,是对时代脉搏的科学把握和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是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②④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是最终理论成果,③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②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宝库。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18.(1)第82页共82页 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解: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②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兴衰和民族荣辱联系在一起。③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充分,各地发展不平衡,大大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19.(1)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①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④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的立场,三次主要矛盾的判断都围绕满足人民的需求提出的,都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都强调大力发展经济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满足人民的利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的立场。第82页共82页 20.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问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新境界,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回答科学性的问题,也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解答本题应先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其次还需答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四课综合检测试卷(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是()A.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B.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新形势下怎么认识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①部分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 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③第82页共82页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互助合作 ④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中国梦是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个人未来前景的美好梦想。对这句话理解最贴切的是(  )A.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B.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C.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D.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能力实现中国梦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这一主要矛盾的转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已经发生改变 ②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们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可以随时发生改变 ④解决主要矛盾仍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梦的主体 ②中国梦要紧紧依靠党和政府才能实现 ③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④中国梦的根本归宿在于人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历次重要会议都会提到,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由之路 ②是实现人类最高理想必由之路 ③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必由之路 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由之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嘉兴南湖红船时说:“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新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红船精神”()A.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第82页共82页 B.意味着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决定着伟大斗争、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C.有利于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D.有助于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8.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可见()①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②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改革开放改变了世界各国的面貌④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使我国在世界上站起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党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党的论述,正确的是()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最大的制度优势②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③全党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党始终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0.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相同 ②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中国梦也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就需要我们(  )①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②要消除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差别 ③第82页共82页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④首先实现中国梦,然后才能实现个人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个“新发展阶段”(  )①使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初步改变 ②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③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④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措施着眼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是(  )①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②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坚持按劳分配,提高经济效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1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中青年干部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启示青年学生要(  )①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②坚定理想信念,为建设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 ③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④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是因为(  )第82页共82页 ①文化自信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③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目前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在伟大的崛起过程中,中国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推动新一轮更大力度的开放。可见(  )①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②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③改革开放改变了世界各国的面貌 ④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使我国在世界上站起来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1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第82页共82页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时,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无疑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第八十位之后。中国城乡低保人口有几千万人,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上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和落户城镇。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2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差不多相当于法国、德国、英国人口的总和。辨析: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足以改变我们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19.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第82页共82页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第22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再次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文章指出,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我们党的第一个党纲就是按照《共产党宣言》精神制定的。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些理论创新成果?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回答了什么样的重大时代课题?(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谈谈材料对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第82页共82页 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故选B。2.C解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互助合作,②③入选。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①不选。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④不选。故本题选C。3.B解析:中国梦是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个人未来前景的美好梦想。对这句话理解最贴切的是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B符合题意。A、C、D均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第82页共82页 4.C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化,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需要解决,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④观点正确,①③观点错误,故选C。5.D解析: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要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实现,①②错误。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根本归宿在于人民,③④正确。选D。6.A解析:根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①③正确。答案选A。7.D解析:党的建设成效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A错误。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决定性作用,而是强调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时代意义,B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早已确立,不是新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确立的,C错误。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新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有助于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D符合题意。8.A解析:改革开放40第82页共82页 多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说明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也说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②说法正确。③夸大了改革开放的作用,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使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了,④说法错误。9.A解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最大的制度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④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均排除。10.D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社会主义革命要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二者性质不同,①错误;中国革命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革命的,两个革命之间不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②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③④正确。故选D。11.B解析:“中国梦也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这强调了中国梦与国家的梦、中国梦与个人的梦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①③符合题意;②错在“消除”,排除;从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看,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而不是中国梦与个人梦分先后,④错误。故选B。12.C解析:“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个“新发展阶段”第82页共82页 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②③符合题意。新时代,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①错误。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13.C 解析:要着眼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是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要求,不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措施,排除。故选C。14.C解析:“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其主体均应是国家,而不是青年学生,排除①③。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启示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为建设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5.C解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是因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②④符合题意;文化属于精神力量,①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文化自信的作用,③是对什么是文化自信的解释,与题意不符。故选C。16.A解析: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②正确。③夸大了改革开放的作用,错误。新中国成立已经使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了,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错误。答案选A。第82页共82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②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③党和国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人们思想的解放。改革开放历史上的每一次发展提升,实际上都是思想解放的最终结果。(言之成理即可)18.①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不足以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②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靠后,存在庞大的弱势群体,就业压力巨大,这些都说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题目中的观点是错误的。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低保人口等方面看,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就业压力巨大,有着庞大的弱势群体,这些说明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第82页共82页 19.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解析:本题考查对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联系课本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回答即可。20.(1)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2)要一如既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知识。第(1)问,要求回答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回答了什么样的重大时代课题,属于简答类的试题。在解答本题时,需要仔细审题,针对于题目中所问的问题进行知识的回忆与再现,必要的时候需要结合材料来进行。解答过程中,要注意答案的准确性。第(2)问,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谈谈材料对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属于启示类的试题。在解答本问时,首先需要注意本问要求答题的范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命题指向为谈谈材料对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其次需要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结合所学进行回答。可以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赋予新内涵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回答。第82页共82页 第82页共82页
同类资料
更多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4课 2套综合共6套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